第1256章 江州的选择-《颠覆三国记》
第(3/3)页
对于这个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的江州集团,黄顺自然不会多花精力去对待。事实上,江州集团势力再大,也不过局限在西川,一旦出了西川,江州集团根本就数不上号。
若不是为了安稳的拿下刘禅,黄顺才不愿意待在西川,待在成都呢。但是没办法,有诸葛亮在,他就没有对刘氏动手的可能,只能老老实实的搞迂回。诸葛亮当然知道黄顺在做什么,却一直没有表态。
或许,诸葛亮与赵云一样,也是看出了大势所趋,知道当今天下,只有黄顺站出来,中原的汉人才有出路。但心中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,又不容他们坐视黄顺对刘氏下手。
这样一来,黄顺的位置就很尴尬,明明掌握着天下的命脉,却只能屈身在蜀汉当一个无权无势的武威侯。好在黄顺看得开,也不是什么权欲熏心之人。要是换成别人,怕是早就把三国鼎立这个平衡给打破了。
既然在夺权的路上迟迟不能有进展,黄顺只能退身,转而在培养后备人才上下功夫。
黄顺这么多年,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储备实力,储备实力,大仗基本就没怎么打过。没打过大仗,就意味着没有大的损失。而大仗所带来的红利,则被黄顺巧妙利用自己梦的优势,从其他几方的大战中捞的很足。
这些年的经历,对黄顺来说,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:人才奇缺!看看到目前,黄顺重用的都是一些什么人?梦中世界里的那些失败者,在黄顺这边是挑大梁的角色。
既然黄顺知道他们不行,为什么还要重用他们呢?譬如马谡、林卓等人,仅仅因为他们与黄顺一起长大吗?当然不是!因为黄顺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。
除却他们几个,黄顺能找出几个识字的人都很困难,还能有什么选择?只能有谁就用谁了。
为什么自从襄阳自立以来,夏吟坊的实力较之以前,突然有了飞跃式的发展。甚至让人有些猝不及防?在黄顺看来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黄顺从一开始在襄阳推行的全民进私塾的政策起作用了。算时间,当初第一批因为黄顺的政策得以进入私塾读书的那批孩子,在襄阳自立的时间段里,已经长成,可以出来做事了。有了这一批肚子里有墨水的生力军加入,夏吟坊的发展自然就能更上一个台阶。而
不仅仅如此,黄顺还能把他们派往河西,派往代郡,派往江东,支撑起那边的局势发展。
(本章完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