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心乡-《剑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先前在与大绶玉霄宫,陈清流帮忙三山九侯先生捎了一句话给陈平安,说以后使用三山符,不必礼敬烧香。

    陈平安选了三处地址,附近的黄湖山,一座籍籍无名的野山,大骊京畿猿蹂栈那边的青玄洞。

    到了黄湖山,见那刘叉已经坐在板凳上,头戴斗笠,麻衣草鞋,手持鱼竿,脚边放着酒壶,很像是一位悠哉悠哉的野逸之民。

    陈平安蹲在一旁,没了袖里乾坤的修士手段,类似参与朝会,酒壶和烟杆就不宜随身携带了,确是由奢入俭难。

    刘叉好奇问道:“还能继续修道?”

    陈平安笑道: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刘叉疑惑道:“所有本命飞剑都毁在了那场天地通?”

    陈平安摇摇头,“都还在,但是暂时无法使用。”

    刘叉皱眉不言。当我是谁,既然与文庙有了这场无需发誓的君子之约,岂会人心鬼蜮,让你陈平安担心后背被捅刀子。

    可既然陈平安不愿坦诚相待,刘叉也就不再多问。换成别的修士,防人之心不可无,藏掖一手杀手锏,是人之常情。但是你陈平安是谁?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,走惯了异乡路的人物,而我刘叉虽是蛮荒妖族,却也曾仗剑横行天下,既然皆是游侠之辈,你我之间,至于如此心怀戒备?

    陈平安笑着解释道:“它们暂时被锁在了几座光阴漩涡里边,就像一门极为高明的锁剑术,是我临时抱佛脚想出的自保之法。万一……万一输给了周密,沦为整座人间的最大罪人,哪怕千年万年,也有一丝靠自己补救的渺茫机会,以鬼物姿态,真真正正当一回纯粹剑修。除了陈清流,任你刘叉是十四境修士,都看不穿此事。”

    刘叉点点头,看来是自己误会他了。

    陈平安说道:“名义上是贴身扈从,你也不必影形不离跟着我。”

    刘叉笑道:“十一境武夫,如今谁能杀你?”

    陈平安说道:“你们蛮荒的山巅厮杀,只是残酷狠辣,其实不够阴险。”

    刘叉点头道:“比不得你们人族的耐心和聪明,擅长算计敌人于无形中。”

    文庙让刘叉离开功德林,说是让他给陈平安担任扈从,其实就是走个各有台阶下的过场。

    陈平安牵头解决掉了存在万年之久的隐患,中土文庙当然需要表示一番。

    给个君子头衔,那是骂人。可若是真给个文庙副教主、或是新建学宫大祭酒的身份,陈平安也未必接受。

    像顾旷、秦正修他们这拨正人君子所期待的,陈平安担任蛮荒战场的“督战官”,类似剑气长城的隐官刑官兼备,就会是一个不错的折中选择。

    总是这么关着刘叉,多少有点鸡肋了。但要说让刘叉这位曾经跻身过十四境的纯粹剑修,恢复自由身,在浩然天下随便逛荡,文庙也没有这么大度,万一刘叉哪根筋搭错了,或是做事情跟萧愻一样,谁都承担不起这种后果。可要说什么让刘叉将功补过,去蛮荒战场为浩然出工出力,礼圣当然不会做这种事情,谁也没有这种面子。

    当年周密,还能用个既然身为蛮荒修士、总该为蛮荒只递一剑的大义,来迫使刘叉为扶摇洲一役收尾,浩然天下这边,能用什么由头劝说刘叉?长得像人?

    刘叉说道:“陈平安,事先说好,我只在浩然给你当随从,不去蛮荒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好像急眼了,大声埋怨道:“恁多废话,既侮辱我也侮辱你自己!”

    刘叉点点头。这话,中听。

    陈平安去了下一座山。

    刘叉将心思重新放回垂钓,大髯汉子猛然惊醒,狗日的东西,故意大嗓门说话,把即将咬饵的一尾青鱼给吓跑了。

    陈平安选择落脚的这座山头,倒也是一处藏风聚水的好地方,有个籍籍无名的小门派,开山祖师不过是位洞府境,七八谱牒,“三代同堂”,甚至没有开辟祖师堂。在兵荒马乱的世道里逃难至此的祖师爷,设置了一道略显粗糙的障眼法,他们只是潜心修行,也不与山外凡俗往来,偶尔外出,拿一些山货卖了,在市井坊间购买一些衣米油盐。

    几个二代弟子,正在跟师父商量一事,说他们打算去大骊京城开办一个镖局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跟着师父在这边开山立派,修道是能清净修道,就是日子过得太寒酸了点,主要是缺了钱,耽误修行,只说山上药膳一事,就要耗费好些真金白银。师父倒是不介意他们下山历练,只是担心他们不谙世情,会吃亏,想要在卧虎藏龙的大骊京城站稳脚跟,不容易啊。再者老人内心深处,也怕他们去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红尘里边,被乱花迷了眼,下了山便愈发觉得山中修道太过清苦,便一去不回了。只是一通合计,老人仍是絮絮叨叨传授了他们一些人情世故的学问,以及如何与当地官府衙门打交道的诀窍,准备写几封书信寄给久不联系的山上朋友,托他们为镖局照拂一二。

    老人蓦然而笑,惊喜道:“曹沫老弟,又进山寻矿顺便采药来了?”

    瞧见那道熟悉的青衫身影,老人的几位二代弟子脸色各异,一位姿容不俗的年轻女子秋波流转,她却故意转头看侧面的青山。

    其余男人、少年们都是如临大敌,他们就这么一个师妹或是师姐,而这个叫曹沫的江湖武夫,近期三番两次来他们门派逛荡,是何贼心,还不清楚?无妨,对方是个只会耍拳脚功夫的练家子,再过个十年,就会老了,怕就怕他花言巧语,蒙骗了她,市井老话不都说好女怕郎缠呐。

    陈平安拱手笑道:“洪老哥,路过宝地,又来打搅你们清修了。”

    这位洞府境的开山祖师,老人名为洪正云,无道号,修行资质平庸,虽是山泽野修,但是宅心仁厚,弟子们都是昔年那场大战被老人先后归拢在身边的孤儿,除了两位弟子勉强能够炼气,学成了入门的吐纳功夫,其余弟子都是学了些道门拳法、剑术,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,修道成仙却是奢望,他们更像是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,哪会什么降妖除魔的仙法。

    所以说是个开辟道场的仙家门派,说是谱牒修士,老人跟徒弟们双方俱是心知肚明,道统欲想延续香火,只在二人。

    这也是二代弟子们为何想要去办镖局的重要缘由,挣了钱,就给她和一位身为三代弟子的少年,攒出些神仙钱,去那仙家渡口购买那些价格咋舌的书上所谓的修道资粮,送回门派。否则单凭山中出产,他们两位是注定修不成仙的。

    只听那访客笑道:“我是跻身了炼气境地的武夫,百丈之内蚊蝇振翅都听得真切,方才贵派议事,便听了一耳朵,得罪了。”

    有少年翻了个白眼,他最烦曹沫这厮的这般口气,总喜欢将武道的炼气三境挂在嘴边,生怕别人不晓得他是个四境的武学宗师。

    既然这么牛气,你倒是教我一两手绝学啊。便是帮你跟赵师姐牵红线当月老,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嘛。

    洪正云不觉得曹沫这副作态有何不妥,自己不就成天将好像快要发霉的洞府境拿出来晒晒日头,与亲传和再传弟子们反复说道?

    人生总要有一二事,能与世道与外人夸耀一二。

    又听那曹沫笑道:“洪老哥,巧了不是,我恰好在京城地界,颇有几分威望,认得柳䢦那个鱼龙帮的一位堂主,还见过永泰县的韩县令。你们如果真去京城创办镖局,开门大吉之日,我可以帮你们邀请几位黑白两道的地头蛇,撑撑场子,也好省去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